後疫情時代下的台灣都市綠化

後疫情時代下的台灣都市綠化

2020年,變化來的令人措手不及,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肆虐,打亂了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。疾病蔓延,連帶影響了商店歇業、學校關閉、航班停飛、奧運延期,各國邊境築起了隱形高牆,都市人們work from home屏蔽了交流往來,整個世界以一個前所未見的模式繼續運行著。

當疫情過去,世界或許會有所不一樣,但也開啟了一個新契機,讓許多人重新審視「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?」、「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?」當人潮被限制移動,車潮也退去,城市的面容如實的呈現於眼前,所有的好與壞、完備與荒蕪、美麗與骯髒,都赤裸裸的公諸於眾,我們究竟該如規劃一個更適宜人居的城市?以及我們如何以一個永續的方式,活得更安全、更健康,並與大自然共存?

台灣在執行防疫的策略上甚乎完美,但在這個地球村的今日,國際停擺的任何一個時刻,皆會對我們造成莫大的衝擊,在疫情逐漸過去,各產業結構可能發生了劇變,而我們勢必要發展出新的綠色都市型態。

【新的綠色飲食型態】

 

一場疫情揭露出糧食在地生產的急迫性與重要性,邊境封鎖、城市隔離,糧食資源的匱乏與供應鏈問題浮出檯面,成為一個全新的困境。各國也快速投入一系列對應防範的措施。

【新加坡90%糧食依賴進口】

新加坡2020年啟動「30x30 Express」計畫,投入3000萬新幣(約新台幣6.3億)的資金,目標在6-24個月內提高當地農場雞蛋、蔬菜與魚類的產量。終極目標是在2030年讓國內糧食自給率從10%提高至30%。此外,新加坡亦致力於推行屋頂農場政策,對停車場或共有建築的屋頂空間進行招標,開闢新栽培場域,作為糧食短缺問題的解決方案之一。

【阿聯長80%的糧食依賴進口】

2020年阿聯長「阿布達比投資局(Adio)」向4家農業技術公司投入1億美元(約新台幣30億),開發適合沙漠的綠色糧食方案,應用科技農業打造沙漠綠洲,其中包含垂直農場領域佼佼者的美國新創「AeroFarms」、室內番茄農場的阿聯長新創「Madar Farms」、智能灌溉新創「Responsive Drip Irrigation」和提供客製化農業解決方案的阿聯長新創「RNZ」。

農糧署2018年公布臺灣糧食自給率為34.6%,和他國相比,這個數字的確是相對漂亮,儘管眼下並沒有迫切的糧食危機,但隨著氣候變遷加劇、可利用的土地空間驟縮,也許真正危機在不遠的未來就會浮現。而綜觀其他國家的綠色糧食政策,不難發現其中有一個共通點就是「屋頂農場與垂直綠化」,它不單單只是一個延緩全球暖化的手段、一個時代的綠色趨勢,如今更已成為一個解決糧食缺乏問題的靈丹。

【新的綠色交通型態】

 

疫情過後,或許是一個審視並重新規劃都市交通的最佳時機,當人們被限制社交,馬路上車流量驟減,才更能看清:城市中的空間應該是要設計給人使用的,而不是被車輛占據。

疫情期間,騎乘自行車再次蔚為風潮,在各大產業一片哀鴻遍野中一枝獨秀。自行車不僅可以維持社交距離又響應環保,因而,各國政府相繼推行自行車政策,柏林推行路平工程、巴黎架設自行車專用道、義大利提供購買自行車補助等等,身為腳踏車出口大國的我們,是否也該對都市進行一番新的規劃設計呢?在都市中規劃自行車綠道,或是增加都市綠地的面積,讓硬體的建築設備稍微往後退一點,讓人與自然再次成為都市中的主角。

【新的綠色生活型態】

 

諸多研究已證實,綠化之於人類的身心靈健康大有助益。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城市居民應享有9平方公尺的每人平均綠地面積,且每人徒步抵達綠地所需時間,不應超過15分鐘。然而,都市可利用土地空間有限,這是在追求科技發展下無法避免的現況,因此,在安全與建築物風險評估無虞的條件下,我們應該最有效應用都市空間,發展都市農業,包含陽台綠化、屋頂綠化、壁面綠化或是都市菜園,讓更多城市人投入綠化並參與生產自己的食物。

2020年「世界幸福感報告(World Happiness Report)」中,台灣排名47,台北人均綠地空間為3.4%,尚有很大的進步空間。不過這份計算方式並未將屋頂綠化以及壁面綠化的面積納入,期許未來計入這部分綠化,創造一座360度無死角的綠色城市。

一座理想的綠色城市,需要經年累月的努力與淬鍊,同時也需要相對應的政治決策以及群體的凝聚與選擇,2021年,讓我們一起推動綠色都市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