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留雨水水撲滿,打造林蔭間生態公廁

雨水回收水撲滿 打造林蔭間生態公廁

隱身在大安森林公園內,鄰近新生南路、和平東路交界處,在綠意盎然的樹叢中,隱約可見一棟低調唯美的藍色屋頂建築,猜猜看這棟建築是做什麼的? 

如果不是湊身近看男女廁所標示,很難想像這是一間公共廁所。 

大安森林公園內1號公廁是最早啟用的公共廁所,歷經28年時間,設備老舊,年久失修,每遇大雨,就嚴重積水,到處泥濘不堪。經學者専家會勘後,開啟了重生契機。

   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1號生態公廁隱身在樹叢中。

 

耗時一年的時間打掉重煉,原本老舊公廁華麗轉身,蛻變成為鳥雨花香的生態廁所,其中「水」,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。

生態公廁汰換了傳統的儲水設施,在建築另一側碎石鋪面下,鋪設了抗壓強度高的保綠雨水箱,作為雨水回收的水撲滿,可容納的雨水高達150公噸。透過雨水循環交換系統,活化周邊的生態池,也兼作清潔、植物澆灌來源。

  保綠雨水箱截留的雨水,部份用於活化生態池。

 

有了保綠雨水箱高效蓄水,回收的雨水多元再利用於清潔和生態復育,過去的積水泥濘不復見,也讓外界對於公共廁所避之唯恐不及的刻板印象大大改觀。 

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1號生態公廁旁礫石下(紅色箭頭處),埋設抗壓結構雨水箱。 

在生態廁所另一側,碎礫石下方,鋪設高強度的保綠雨水箱,截留雨水容量高達150公噸。

極端氣候下,面對瞬間豪大雨發生時,在地面下設置保綠雨水箱,可以擴大建築基地保水,降低地面積水、淤積,也減少孳生蚊蟲的困擾。保綠雨水箱回收雨水後,再緩慢滲入土壤中,回補地下水,還可以預防洪峰造成水患之虞。

大安公園1號生態廁所鋪設保綠雨水箱施工圖。

大安公園1號生態廁所鋪設保綠雨水箱施工圖。

保綠雨水箱適用於:

雨水花園生態草溝景觀貯留滲透水池、開放空間透水鋪面地下滯洪池

延伸閱讀:教授的公園夢~蛻變中的大安森林公園生態廁所

保綠雨水箱  https://reurl.cc/Qa1qM0

意者歡迎電洽綠達人 02-2634-7069